深圳幻海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欢迎您!

Go 探讨了13年,怎么解决再赋值的坑?

2023-02-28

大家好,我是煎鱼。最近在看Go的一些历史提案时,发现有个别很神奇的提案,已经提出来了许多年,但在如今依然没有关闭,并且不断地有人在讨论,但又解决不了。有种“很气又干不掉我的样子”,今天就由煎鱼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是什么。背景今天本文介绍的Go提案《proposal:spec:variouschanges

大家好,我是煎鱼。

最近在看 Go 的一些历史提案时,发现有个别很神奇的提案,已经提出来了许多年,但在如今依然没有关闭,并且不断地有人在讨论,但又解决不了。

有种 “很气又干不掉我的样子”,今天就由煎鱼带大家一起来看看是什么。

背景

今天本文介绍的 Go 提案《proposal: spec: various changes to :=[1]》是经典中的经典,初学者学习时常犯的问题。

该提案自 2009 年提出,最近一次的激烈讨论是 2021 年:

代码原型如下:

func f() (err os.Error) {
 v, err := g()
 if err != nil {
  return
 }
 if v {
  v, err := h()
  if err != nil {
   return
  }
 }
}
  • 1.
  • 2.
  • 3.
  • 4.
  • 5.
  • 6.
  • 7.
  • 8.
  • 9.
  • 10.
  • 11.
  • 12.

这段代码的问题在于函数片段中的 := 会导致产生一个新的 err 变量,该新变量会使得返回参数(err os.Error,也声明了 err)被覆盖。

也就是 Go 里的 := 重新赋值的逻辑,会导致参数被覆盖,从而引起隐藏问题,极其容易踩坑。

新提案

如开头所说,这是一个经过了 13 年,在 2022 年依然没有结局的提案。

煎鱼总结了提案和其他讨论的思路,社区一共提出了如下几种解决方案或思路。如下:

  • 加语法糖。
  • 干掉语法。
  • 定规范。

加语法糖

这个想法删除了重新声明 := 语法,并添加了新的 : 和 :: 语法,用于新变量声明。

如下代码:

package bar

func foo() {
   var x, err = f()
   ...
   // 这里 “:err” 表示上面声明的 err。 
   var y, z, :err = g()
   ...
   {
    // 实际上,:err 表示代码区块里的已经声明的 err。
    var w, :err = h()
    ...
    // ::err 表示包级别声明的 err。
    var u, v, ::err = j()
    ...
    // 这个“err”是一个新的声明。
    var m, n, err = k()
    ...
   }
}
  • 1.
  • 2.
  • 3.
  • 4.
  • 5.
  • 6.
  • 7.
  • 8.
  • 9.
  • 10.
  • 11.
  • 12.
  • 13.
  • 14.
  • 15.
  • 16.
  • 17.
  • 18.
  • 19.
  • 20.

上述代码中给出了三种案例,分别是:

  • var :err = x:表示最近一个作用域声明的 err,原意是指上面一个声明的 err,因此你会发现在代码区块和外,代表着不同的结果。
  • var ::err = x:表示包级别声明的 err。
  • var err = x:表示一个新的声明。

干掉语法

在另外一个提案《proposal: Go 2: let := support any l-value that = supports[2]》中 Go 语言之父 @ Rob Pike 直接表示想干掉 := 这个重新赋值的方式,而不是再修修补补,加一堆会更复杂。

如下图:

我认为我们应该以消除重新声明为目标,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个更平稳的错误处理模型,那么重新声明就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。不过这不会很快发生。

删除功能而不是增加功能。

(大呼:less is more)

单行多次声明

首先修改重新赋值的语义,:= 左边的所有标识符总是被声明为新的变量,在同一个块内重新声明是不允许的。

如下代码:

a, err := foo()
b, err := foo() // 编译错误,因为 var err 已在此块中声明
  • 1.
  • 2.

第一行声明正常,第二行由于在同一个代码区块重新声明了,因此会出现编译错误,因为已经声明过了。

接着增加语法特性,允许在一行中混合使用 = 和 :=。如下代码:

// a 和 err 被声明和初始化(相当于:a, err := foo()
a:=, err:= foo()

// b 被声明和初始化,而 err 只被赋予了一个新值
b:=, err= foo()
if true {
    // c 在 if 块中声明并初始化,并为 err 分配一个新值
    c:=, err= foo()
}
if true {
    // d 和 err 在 if 块中声明,err 被隐藏
    d:=, err:= foo()
}
  • 1.
  • 2.
  • 3.
  • 4.
  • 5.
  • 6.
  • 7.
  • 8.
  • 9.
  • 10.
  • 11.
  • 12.
  • 13.

允许单行进行多次声明,本质上是明确了声明的范围,会提高代码可读性的复杂度。

总结

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介绍了一个 13 年前(2009 年)就被发现的神坑。当初最早学习 Go 时,也碰到很多教程、文档,同学会遇到这个重新赋值声明的神坑。

实际上上述的 3 个方案,看起来是从不同的角度补全了这个重新声明的语法糖,但也加大了复杂度。

也许直接干掉,也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?

参考资料

[1]proposal: spec: various changes to :=: https://github.com/golang/go/issues/377

[2]proposal: Go 2: let := support any l-value that = supports: https://github.com/golang/go/issues/30318